3月1日,上半場領先勇士23分,下半場狂輸勇士18分,波特蘭拓荒者從天堂跌進地獄。
拓荒者下半場發生了甚麼?怎麼就突然斷電,不會打球了?要闡明這個問題,不妨先研究一下這支球隊的陣容構成。在安芬尼·西蒙斯受傷之後,拓荒者擺出一套「4保1」的陣容,即里拉德作為超級巨星,一個人接管拓荒者所有進攻,其餘四個 「黑又硬」的隊友,一起幫里拉德薄弱的防守「擦屁股」。如此攻防割裂的陣容配置,帶來一個非常奇葩的結果:這支球隊防守效率聯盟倒數第四,卻要靠防守立足;進攻效率聯盟正數第四,卻極度缺乏進攻資源。
拓荒者這般矛盾,只因一個人,那就是達米安·里拉德。里拉德進攻火力太猛,一個人放開掄,就能帶隊打出聯盟最頂級的進攻效率,里拉德防守實在太拉,拉到四個防守悍將都不能彌補他防守的負作用。所以,迎戰拓荒者,一切的關鍵都在里拉德,要在防守端鎖住他,要在進攻端針對他。
勇士今日就是這麼做的。整場比賽,無論落後還是領先,勇士的戰術策略從一而終,毫不動搖。防守端,從一開始,他們就對里拉德祭出「box-1」:迪文琴佐臉對臉貼防里拉德的同時,周圍四人圍成一個「盒子」。言下之意是,拓荒者的其他球員請隨意,但里拉德必須死。在進攻端,勇士也是圍繞里拉德不停地做文章,追夢·格林的進攻如此之菜,他也想在低位背打里拉德,去抓拓荒者防守的唯一弱點。
某些時候,領先不是因為實力,而是因為「命」好。拓荒者上半場的運氣實在太好,一是他們角色球員的投籃手感,有如天助。塞布爾,賽季三分命中率僅有35.4%,本場6投5中;「寒冰射手」雷迪什,上半場能瞎蒙進2個;夏普、利特爾兩大側翼「糙男」也紛紛投進。勇士的防守策略,本是讓拓荒者的角色球員自己殺死自己,結果拓荒者的角色球員卻「刷刷進」,勇士險些玩脫,變成了「自殺」。
拓荒者運氣好的第二個方面,是裁判的判罰尺度。里拉德實在太能造犯規了,庫明加雙手高舉,動都沒動,里拉德往上一靠,裁判哨聲立刻嚮起,兩次罰球輕松到手。在里拉德的帶領下,拓荒者全隊都能搏得裁判的哨聲。傑雷米·格蘭特在籃下各種造犯規,三分線外跳投抬腿,這賽季嚴抓的進攻犯規動作,結果愣是被吹成勇士的防守犯規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,同樣的動作,喬丹·波爾往拓荒者球員身上靠,裁判選擇默不作聲,允許身體對抗,庫明加在籃下手都快被打骨折了,裁判表示,新秀球員就該經历這樣的挫折和對抗。
這樣的判罰尺度,對於勇士是毀滅性的打擊。本來,勇士在防守端是想要拼命死掐里拉德的,結果人家靠著罰球,單節拿到15分。勇士本來是要在進攻端針對里拉德的,無論格林還是庫明加,幾次在籃下對於里拉德的針對,都在裁判的默許下,被防了下來。勇士攻防兩端的比賽計劃都崩潰了。從落後7分到落後15分,再到落後23分,就是三兩個回合判罰的事情。
對手手感熱到發燙怎麼辦?判罰雙標不公怎麼辦?經历過無數次大風大浪的勇士,此刻表示,沒有其他辦法,唯有堅持和等待。堅持自己所相信的比賽計劃,等待拓荒者手感回調,等待裁判主動還比賽一個公道。事實證明,勇士的堅持是正確且有效的,下半場,拓荒者便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。
「Box-1」的本質,就是掐死對手球星,讓對手的角色球員處理進攻,可拓荒者那幾大「糙漢」,有處理進攻的能力麼?沒有,完全沒有。他們所謂的處理進攻,就是像雷迪什那樣,拿到球,不管命中率如何,隨便而草率地扔一下。大樣本的數據統計不會說謊。拓荒者角色球員,都不是甚麼靠譜的射手,上半場扔得準,能吃頓餃子,下半場便打回原形,完全失了準。
在進攻端,勇士對里拉德的針對性攻擊也開始取得成效。一方面,勇士改變了針對里拉德的方式,從利用身高優勢的背身單打,變成點名持球突破。喬丹·波爾增加進攻侵略性,取代上半場的湯普森,成為勇士頭號進攻點。里拉德防靜態的背身單打,還能依仗經驗防一防,但面對持球突破,在絕對速度的沖擊面前,他是真沒防守的辦法。波爾全場拿下29分,打出了全明星休賽期後,最好的一場比賽。
另外,在勇士不斷攻擊里拉德的同時,裁判終於開始吹里拉德的防守犯規了。在第三節更為瘋狂的點名針對下,里拉德一節連吃三個防守犯規,直接領到4犯,不得已下場休息。這成為比賽的轉折點。只剩一群蝦兵蟹將的拓荒者怎麼可能組織得起像樣的進攻,又怎麼有競爭力可言呢?
拓荒者瞬間崩盤。里拉德不在場的短短三、四分鐘里,拓荒者的進攻菜到沒眼看,勇士用防守帶動進攻,靠著一系列的防守反擊,打出了一波15-4的高潮,一舉逆轉了比賽。等到里拉德再回到場上,一切為時已晚。
拓荒者的失敗告訴我們,不能將所有的賭註押在一人身上。上天堂或者下地獄,只取決於那個人夠不夠強,幾乎容不得個人的一點失誤與意外,這實在太難了。